在平遥这块土地上建县的历史是清晰的,并且与中国的“县史”同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这种行政改革将过去的封国制度彻底打破,以一种新的“封建”制度来管理国家。在此之前,平遥春秋属晋,战国属赵。没有明确的地名,更没有行政区划。
从公元前221年开始,平遥作为县的历史也随即开始。由此可以追溯,平遥这片土地建县已经2239年历史了。
秦始皇建立秦帝国,废封国、立郡县。在全国设立36郡,相当于36个市,下设若干县。我们提醒一下读者,此时还没有“平遥”这个县名。当时,在今平遥的西南面设立了一个县,名为“平陶县”,现址在今文水县东南的平陶村。平陶二字沿用至今。平陶县的县域大概是今天文水县东南、汾阳市西北、平遥县西南的地域。这是平遥县最早建立的县级政权,它的县城虽然不在今平遥县地域内,但是仍然存在的“平陶村”似乎仍在无声的诉说着那段悠久的历史。像这样古县城的位置不在今天县域内的情况有很多,比如文水县的古县城在交城县境内;交城县的古县城在古交市内;汾阳市的古县城在交口县内,等等。所以,平陶古县城在文水境内也属于历史的常态。为什么叫平陶县,我想大概是因为历史上平遥属于尧的封地,尧为陶唐氏,县城又为平川,所以名为“平陶”。尧的都城名平阳(今临汾市尧都区),皆以“平”命名,可见平陶命名却与尧有关。平陶也是后来平遥县的得名依据。
秦朝很短,只历二世而亡。西汉建立,平陶县仍在,而在现今平遥境内又相继建立了两个县,即中都县和京陵县。
先说中都县。春秋时候已经有“中都邑”的地名,《史记》上有记载。可以说这是平遥境内有记载最早的地名。西汉初即设立中都县。汉高祖刘邦十一年(前196),封第四子刘恒为代王,初都晋阳(今太原),后都中都, 此中都便是中都县。县城位置在今双林寺以西。所在乡镇原为达蒲乡,2001年改为中都乡。双林寺所在村为桥头村,为原先县城的护城河所在。平遥学者郝新喜先生认为,桥头村西南的杜村堡为中都县的旧址,一般古人建堡只开二门,或三门,而杜村堡旧址开四门,显然不是堡的建置,而是城的格局。杜村堡后来被历代作为巩固城防的堡寨而留用,民国后废弃。郝新喜先生的这种说法,笔者赞同。笔者想起2016年10月曾去晋北的广武堡参观,广武堡为明代堡寨,今为广武村,当时堡内除了散见的几位村民外,并没有旁人,我行走在堡寨内只看到了西、南、北三门,未看到东门,也没有人为堵门的痕迹,甚是奇怪,可见堡的建置的确不是四面全开门。所以杜村堡应该就是中都城的旧址。我们接着讨论中都县,有人曾考证说“中都”得名,源于中都位居北京和西京长安之间,两边距离相等,所以取其“中”为都,这一说法显然有误,因为北京和西京相互对应的地位在宋代以前还没有形成,所以这一说法有误。
再说京陵县。早在西周时期,传为尹吉甫北伐猃狁到此建城,便是京陵县的前身。县城位置在今平遥古城东3km处的阎良村以东。今县城北有京陵村,非古京陵县城遗址。尹吉甫是否来过平遥不得而知,但是在京陵县城遗址附近有尹村。西汉时,设立京陵县,京陵二字为何解。“京”,古意为“大土堆”;“陵”,古意为“大土山”。今看京陵城遗址确系一座方圆2.1平方公里的大土堆。
于是,秦汉时期分别在今平遥境内建立的平陶、中都、京陵三县构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这一格局从秦汉到三国、两晋、南北朝,一共存在了600多年。这一格局打破于北魏年间。先是,北魏始光元年(424)为避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名讳,平陶县的“陶”与“焘”谐音,遂改为“平遥”,始有“平遥”之名,平遥之名也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中。改名后的“平遥”从今文水县平陶村的县城迁到了京陵县城,又将京陵县废。平陶和京陵在这次行政变革中,一个废县,一个废城,做了一次平等的交易。24年后的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中都县外迁榆次东部,中都县外迁后,其土地归邬县,邬县城在今介休市西北。北齐天保年间(550—559),邬县废,西部归介休,东部归平遥。从424年的平陶改名平遥,到550年邬县东部地归入平遥,前后126年的行政调整,奠定了今天平遥县域的基础。这一次调整是平遥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行政调整,最终以三县合并而告终。此时,我们总结一下,从424年,确定平遥为县名,至今1594年,从未更名。从550年前后三县合并,完成了平遥县域的最初状态,至今1468年历史。面对浩瀚的历史长河,笔者写了一首《七律》诗咏怀。诗曰:
“唐尧封地初为陶,春秋属晋后归赵。
秦汉设县六百年,北魏异张十四朝。
中都外迁并京陵,平陶更名定平遥。
历览史册多变数,风雨沧桑谁细考。”
经过了南北朝时期的大分裂后,于581年隋朝建立,中国又一次进入大一统的时代,之后的唐代是历史最为繁盛的朝代。隋代开国,社会一度稳定,笔者认为,如今的平遥古城便是隋代从京陵遗址中迁到此处的。因为隋代经过了南北朝的分裂后,人心思稳,国家思稳,大造城池是地方政府的主要公务之一。这一时期建的城便是后世所称的“九里十八步”的城。
关于隋代的平遥县城,还有一处需要说明的城,就是清世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在平遥境内设立清世县,县城设在今东青村,于大业元年(605)废弃,存在了9年。而“九里十八步”的县城后经过明代扩建一直存在到今天。可以说如今的平遥县城所在地,有着近1500年的建城史。现今平遥古城的建城史也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我想,每一位到平遥古城游览的人都应该耐心体会一下这片拥有1500年建城史的土地所散发出的历史光泽。
时间跨过唐、宋、金、元四个朝代,进入明朝,平遥县城于洪武三年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扩城运动,当然与当时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高筑墙”的国策是有关系的。这次扩城将西北两面分别向外延伸,筑起的夯土城垣用青砖包裹,总周长达到十二里,开六门,形成了一座壮观的城池。这次扩城,北面从今窑厂街往北至今城墙;西面从今沙巷街和五道庙街往西至城墙。原来城外的“凤鸟栖台”景观、冀氏元代民居等古迹就是这个时期扩进城的。站在巍峨的城墙上俯瞰全城的街巷,心中无时不对古人的智慧而折服。
明清时期,仅对城墙的维修就达26次之多。而对县城的建设只在城墙以里建设,并没有开展城外的建设。直到民国时期城外才有工厂,解放后才开始大规模建设城外,扩展新城,而新城也并未重新选址,而是依古城比邻而建。这种新城、旧城分开而建的思想来自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平遥,建设一座新城,保护一座古城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所以平遥人对城的理解格外凝重。
关于县城的地理位置,民国时期还有一条记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日军侵占平遥,县城沦陷,县城内建立汪伪政权。于同年4月,在彭坡头村建立平遥县抗日民主政府。彭坡村一度成为我党在平遥的中心。
总之,在平遥县城地理位置的变迁中所折射出的历史信息告诉我们,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历史是我们的前人用时间积累起来的智慧结晶。一座城的伟大不单纯是因为城的坚固久远,而是因为从城中走过了数十代、数百代人,是人创造了城,同时城又成就了人。平遥县城几经变迁,于1500年前已经定格在如今的所在地,古陶胜景,“京都”气魄,可见古人的眼光是有智慧的,而我们更应珍惜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